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、海河之畔,是中央和地方共建、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,是以工为主、 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,是天津双城之“滨城 ”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 整教育体系的大学。学校秉承“坚持拓展轻工特色,精心培育行业中坚,矢志服务国计民生 ”的办学传 统,弘扬“ 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 ”的校训精神,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,造就了一大批卓 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,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。
历史沿革
学校始建于1958年,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,是我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,曾隶属轻工业 部。建校后,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、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塑料成型加工专业、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 学和盐业化工两个专业以及享有“盐业黄埔 ”之美誉的原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先后并入。1968 年,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。1998年,学校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、以天津市管理为主。 2002年,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。2013年,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。
办学条件
学校现有滨海、河西2个校区。其中,滨海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双城之一的“滨城 ”,周边建有滨海- 中关村科技园、中新生态城、国家海洋博物馆、泰达航母主题公园、东疆湾黄金海岸等;河西校区位于 天津“设计之都 ”核心区——海河柳林地区,周边建有天津文化中心、国家会展中心、滨海国际机场 等。学校总占地面积125.27万平方米,设有15个学院(教学部),本、硕、博全日制在校生2.8万余人, 教职工2190人,建有滨海新区唯一一个甲级综合性体育馆。
师资队伍
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1486人,教授、副教授726人,博士生、硕士生导师 755人。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27人,天津市杰出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48人、教育部创新 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41支,涌现出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、国家级教学名 师、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批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。
学科专业
学校建有“发酵工程 ”国家重点学科,轻工技术与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获上级重点支持 并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。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、机械 工程、海洋科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授权点和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。农业科学、化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环境/ 生态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 ,其中农业科学排名前1‰ 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软科排名世界第 32位,高分子学科在U.S.News全球排名第15位。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6个,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和天 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教育教学
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重视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。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实施完全 学分制改革,满足学生多样化、个性化发展需求,《人民日报》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。拥有国家级虚拟 仿真实验中心、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国家级产教联合体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良好教学条 件。作为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 ”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,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智能科学与先 进制造、工程生物“培松班 ”等实验班,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,获批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试点单
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、海河之畔,是中央和地方共建、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,是以工为主、 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,是天津双城之“滨城 ”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 整教育体系的大学。学校秉承“坚持拓展轻工特色,精心培育行业中坚,矢志服务国计民生 ”的办学传 统,弘扬“ 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 ”的校训精神,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,造就了一大批卓 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,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。
历史沿革
学校始建于1958年,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,是我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,曾隶属轻工业 部。建校后,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、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塑料成型加工专业、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 学和盐业化工两个专业以及享有“盐业黄埔 ”之美誉的原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先后并入。1968 年,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。1998年,学校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、以天津市管理为主。 2002年,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。2013年,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。
办学条件
学校现有滨海、河西2个校区。其中,滨海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双城之一的“滨城 ”,周边建有滨海- 中关村科技园、中新生态城、国家海洋博物馆、泰达航母主题公园、东疆湾黄金海岸等;河西校区位于 天津“设计之都 ”核心区——海河柳林地区,周边建有天津文化中心、国家会展中心、滨海国际机场 等。学校总占地面积125.27万平方米,设有15个学院(教学部),本、硕、博全日制在校生2.8万余人, 教职工2190人,建有滨海新区唯一一个甲级综合性体育馆。
师资队伍
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1486人,教授、副教授726人,博士生、硕士生导师 755人。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27人,天津市杰出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48人、教育部创新 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41支,涌现出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、国家级教学名 师、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批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。
学科专业
学校建有“发酵工程 ”国家重点学科,轻工技术与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获上级重点支持 并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。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、机械 工程、海洋科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授权点和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。农业科学、化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环境/ 生态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 ,其中农业科学排名前1‰ 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软科排名世界第 32位,高分子学科在U.S.News全球排名第15位。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6个,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和天 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教育教学
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重视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。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实施完全 学分制改革,满足学生多样化、个性化发展需求,《人民日报》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。拥有国家级虚拟 仿真实验中心、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国家级产教联合体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良好教学条 件。作为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 ”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,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智能科学与先 进制造、工程生物“培松班 ”等实验班,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,获批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试点单